《学灯》 第七卷第二期(總第二十六期) 目 錄
弁 言
古代詩歌 早期七言的體式特徵和生成原理 ——兼論漢魏七言詩發展滯後的原因 葛曉音 王士禛扬州词事与清初词坛风 張宏生 論夏注《王安石詩》 吳淑鈿 宋遺民方鳳古體詩的仙道色彩 陳漢文
經學新研 “萬(萬)舞”與“庸奏”:殷人祭祀樂舞與《詩》中三頌 陳 致 孔孟儒學由仁而仁義的理論發展需要 周國正 《尚書·說命》臆說 宗靜航 “進化”視野下的經學闡釋 ——陳柱經學研究 盧鳴東 論章太炎的今古文經學觀 黃梓勇
文藝思想 葛洪與隱淪術 劉楚華 從誤入到導入:〈劉阮天台〉雜劇主題的新變 陳偉強 身體符號/物種擬態書寫 ——蕭紅文本的女體/母體寓言 林幸謙 全球化語境下的“主體”(他者) 爭鋒 ——由《我愛比爾》觀“第三世界”文化自處問題 葛 亮 中美紅學的交鋒與雙贏:周汝昌與余英時對當今紅學研究格局之貢獻 張 惠
早期思想 從道德仁義到仁義道德 萬光軍 孔子正名思想研究述評 苟東鋒
出土文獻 釋 中 ——讀清華簡《保訓》 葛志毅 清華簡《傅說之命》中篇解析 子 居 《銀雀山漢墓竹簡[貳]》校補 蕭 旭
史地研究 吳越爭霸史事系年考辨 俞志慧 《水經注》汾水流域諸篇校箋及水道與政區復原 李曉傑等 再释顾颉刚“古史辨”思想 ——站在歷史文本解讀者後面的思考 周憶霖
|